言情小说笔趣阁 > 梦始源生 > 第七十九章 华夏的新春秋时代

第七十九章 华夏的新春秋时代


通蓟河北岸,燕山以南,华夏的天设之城长安,已经在源界度过了十个春秋,夏日冬雪,春风秋露,紫禁城的红墙变得斑驳不堪,没有了往日的光鲜。

        华夏名义上的最高元首刘衡,走到宫墙前,伸手摸了摸裸露墙砖上的青苔,回想起地球上往日的种种,心里想这些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主席,欢迎你来紫禁城。”内卫军军长李继承,走出大门来迎,见大老板还在沉思,他笑道,“整座紫禁城已经十年没有做过维护了,您这次来,是不是要给我拨些财物修葺一下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想多了,老李,我现在住的那几间屋子碰上下大雨还漏水呢。”刘衡没有摆主席的架子,把手搭在李继承的肩上,如同哥们一般,“上军校那会儿,我们俩还一起来紫禁城里参观过,现在离开地球,却故地重游,也是别有一番感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您可是第一位到访的主席,前两位可是都不怎么重视这里。”李继承开着玩笑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姓周的不是招揽过你吗,是你不理他。”刘衡转头下令,让自己的卫队留在紫禁城外不必跟随。

        源界元年,在长安城操劳数月之后,华夏主席患重病卧床,将大权交给当时的副主席,但决策层中两派争斗,直到原主席咽气,副主席也没能接任,长安城在半年的时间内没有真正的国家首脑。

        源界元年七月,驻扎在通蓟河以西的第八军奉周氏的命令,秘密进京,软禁了对手,自此周氏正式登台,成了华夏在源界的第一届元首。

        李继承放慢了脚步,说到:“国家元首进紫禁城,得开中门,您稍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门上用新木头,补了一处,是姓傅的干的?”刘衡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是的,他儿子干的,想试试我的反应。”李继承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姓周的和姓傅的都不是好东西。”刘衡下了定论。

        周氏上台之后,开始清洗那些掌权的敌对派别,当时的长安总共不过三十万人口,每个礼拜都有数千人被流放到北面的燕山矿场去,不出三个月城里就少了五万人之多。

        政治家的欲望可不是那么容易填平的,周氏不满中央政权仅仅控制着长安周边的区域,开始向南面的大平原派出马队和使者,希望能扩张中央的实际控制区域。

        源界三年十月,原先驻守京城的三个军都在附近的大平原上被找到,周氏想尽快将权利握在手中,下令召集各军首脑开会,未想却引来了一只大老虎——第五军军长傅将军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率领五千人,在凌晨时分抵达长安城外,内应打开城门之后,第五军精锐径直杀向城中心,控制了整个中央行署。而后,长安城变成了尸山血海。周氏和他的幕僚,还有第八军上层军官,当晚就被杀死在家中。到了第二天,奉命前来开会的第七军主要军官也在城门口被伏击,短短三天时间杀了五千多人,在城外堆起了京观,至此傅将军变成了长安城说一不二的主人。

        从中门走进紫禁城,刘衡有一种幽深不安的感觉,自从当上元首,他越发害怕黑暗,深怕会有人从旁边冲出来谋害自己,他又把手放到李继承肩上,两人并排走在一起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主席,小心脚下,这石头上有明清时期留下的车辙印,还挺深的。”李继承被他架的太紧,觉得不舒服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些都是历史。说起来,道玄大神不一般哪!一个多平方公里的建筑全都搬过来了,还是原封不动的老物件儿。”刘衡觉得自己平静了一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啊,不过这些建筑不是最重要的,紫禁城里头那些,才是真正的民族瑰宝。”李继承领着大老板出了城门洞,站在午门面前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还是姓周的字迹呢!”刘衡看见一块牌子,上面写着:未经中央批准,非内卫部队,不得入内!

        “他那会儿可是我名义上的上司,不过老主席特意叮嘱我,要防着他,所以……”李继承讳莫若深的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说起来,姓周的还算是守规矩。那姓傅的就把规矩给坏透了。”刘衡恨恨的骂道,他现在一直在收拾前任留下来的烂摊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傅将军得了权利,开始分封自己的手下和愿意投靠自己的地方势力,比如他手上的五个旅长,每个人都分了数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平原用来养兵,职务是地区专员,实际上就是当地的土霸王,或者说是军阀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姓傅的搞分封,确实是开了坏头,那阵子,就连我的手下都蠢蠢欲动了。”李继承附和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刘衡又一次走进城门洞,他现在的心情好了一些,没有硬驾着别人,他说到:“你的兵这么多年都没换过,年纪都大了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啊,不少人都跟我提过想退役,我说,我们部队特殊,得由主席来定。”李继承小心的答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兵可以换,你可不能退,老同学,我刘衡可就全靠你了。”刘衡直截了当的说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您可万万不能这么说。我听您的。回头就把兵员更换的计划交给您。”李继承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刘衡其实并不喜欢李继承,不过哪怕在黑暗中他也得藏着自己的表情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滑头的将军,是老主席的亲信,手里有三千名士兵,数量看起来并不多,但是他们的装备却不一般,来到源界时,其他士兵只有一把砍刀或是直剑,李继承的三千名内卫却是人手一套合金护甲和合金长刀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无论是周氏还是傅氏都没有人敢动他,官也越做越大,在政变之前,李继承已经官封上将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太和殿前的广场上,内卫士兵正在操练作战阵型,十年光景,大多数军队的训练都已荒废,但内卫却从未有过间断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威武之师,战无不胜,如今只有内卫了。”刘衡感叹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主席过奖了,我们直接到太和殿去看看?”李继承吩咐身边的士兵,去打开太和殿的大门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记得平定傅氏反叛军的时候,你两千人对五千人,结果只有五人伤亡?”刘衡回头看自己的秘书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是的,李将军的部队伤了三人,两人阵亡。”秘书忙回答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,这都是主席的指挥有方。”李继承的嘴跟抹了蜜似得。

        步进太和殿,才发现这里被一个个木箱子堆得满满当当的,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抱歉了主席,殿内有些乱。这都是从大英博物馆运回来的文物,库房已经放不下了,大件只好搬到这里放着。”李继承解释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刘衡的眼睛瞄到一个一人高的木箱子,秘书和几个卫兵走上去,撬开封钉,掀开绸布,露出一尊唐代的佛教造像,嫌太大,没让人取出来看。又打开一个箱子,取出一个景泰蓝龙纹大罐,四个人小心翼翼的把它从箱子里抬了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个罐子,我听说过,很贵重的东西。”刘衡有些感慨,“当年前主席拍板,把这些文物从不列颠换回来,也是功德一件哪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继承知道刘衡是信佛的,答道:“敦煌丢失的那批经卷画册也都拿回来了,士兵们晚上都说箱子外面有佛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衡啧啧称奇,见李继承没有要送点东西给自己的意思,也就不想看了,两人移步到侧殿坐了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姓傅的管了这些年,什么都乱掉了,我接手的这一年多,觉得还是很难捋顺,现在几个部门的主要领导想尽快恢复秩序,给了我一个方案。”刘衡露出口风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李继承一切跟主席走,您怎么说我怎么办。”李继承应得满满当当。

        刘衡闭上眼睛,微微一笑。他也算是因缘际会,作为分管装备的一个闲职将军,姓周的看不上,姓傅的也看不上,让他安安分分的在家里躲了八年。后来,姓傅的玩女人玩的太疯,不小心中了风,被压制多年的官员们联合起来,请内卫出兵镇压了傅家的家军,刘衡被几家人推举出来做了代言人,一年多时间,羽翼丰满,算是坐牢了位子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建议说的很复杂,但是核心就是两个字,封建!”刘衡盯着眼前将军的脸,看他的表情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封土建国?”李继承一下子就明白了,“确实,如今能吸引那些地方势力的也只有‘世袭罔替’的爵位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衡郑重其事的说道。“他们要我称帝,用分封制来笼络人心,在长安城把华夏这块大招牌重新立起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继承没有犹豫,唰地一下,从椅子上站了起来,啪的跪了下去:“拜见皇帝陛下!”

        刘衡大喜,连忙扶他起来:“我们都是现代人,不用跪拜,不用跪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继承不肯起,反而叩首说到:“我李继承是个感恩的人,老主席嘱咐过我,无论将来长安城里是谁做主,这紫禁城都是属于公家的,还请陛下成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衡一副感动的样子,称赞道:“继承是个忠义的人啊,放心吧,我会请立法会专门立法,保护紫禁城,只要我刘衡在位一天,就没有人能从这里拿走一砖一瓦!整个紫禁城,也会一直由李将军你来守护!”

        李继承痛哭流涕,大喊英明。

        就这样,多方利益都得到了满足,源界十年十月,刘衡登基称华夏皇帝,大封天下诸侯,并借着这股分封的势头,扩张了长安城的影响范围,数千公里范围内的地方势力,纷纷上表称臣,乍一看,颇有春秋时代的既视感。


  (https://www.yqxsge.cc/html/47/47985/2244237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qxsge.cc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2.yqxsge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