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二章 学堂


南河村。

        陆家资助的学堂已经开起来了。每日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少年少女们去到村头的砖瓦房里读书,不管是去镇上、或是下地里都能路过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本说服那些顽固的家长们同意自家女儿上学,是一件艰难又无奈的事,但南河村出了个陆家,陆家又出了个陆云月,且这学堂都是陆家出的钱建造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村里人虽说不知奶茶店出的新品都是出自陆云月之手,但只要去过镇上的昭月奶茶店的村民,便不可否认陆家那位尚未及笄的姑娘的风采。他们不知道怎么形容,只觉得那姑娘光是站在那里,都仿佛发出光来,耀眼却不刺眼,温和又不失气势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最重要的,是陆家赚了许多钱。

        谁会和钱过不去呢?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当陆云月特意提出,倘若家中有女儿的家庭,想要送家里的孩子上陆家建造的未来学堂,必须儿女一同入学时,大多数人家都没有异议。而其他有些意见的,在听说了未来学堂中,不仅请了镇上一位无父无母的穷秀才教授读书习字、四书五经,还寻了一些上了年纪、但技艺不错的手艺人前来讲课之后,便也动了心思。

        自然,这些人都是着留在镇上的店里做店长的马嫂子细细挑选过的,最重要的便是品行,同时还请了村长夫人牛婶子作为监督。总不能各位乡邻信任他们陆家,送自家闺女前来学习,反倒叫陆家请的先生欺负了去。

        陆云月安排的课程,是第一个学期里,不论年纪不论男女,都要读书习字,匠人的技艺课程每日只有一节课。目的嘛,一是筛选一些有读书天赋的人,二则是给这些孩子一个获取知识、开阔视野的机会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学期开始前,则请几位先生为各位学生提供一份最适合的课程深入修习,自然,选择权仍是在学生自己手里,先生只是给出一份建议,且有两次机会转换专业。第三个学期及以后,便是确定专业课之后的深造了,除非在某个区域有极高的天赋,否则并不允许随意修改专业课。年纪到十六岁以上的学生,昭月奶茶店也会提供一部分工作岗位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学期,自然是以农忙和过年为界限,每年三个学期,每次三个月左右。

        陆云月清楚的知道,每个人的天赋、性格、适合的工作都是不同的。在她前世所生活的时代,大多数人都有机会能接受教育,同时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,选以后发展的道路,但这里不同。

        极大部分人仍在温饱线上下挣扎,或许会有人渴望走科举的道路来改变现状,但更多的人甚至连读书都是奢望,只是希望能吃饱喝足、家有余粮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正如南河村的百姓们。

        陆云月向父亲提议建造学堂、并提出请匠人来授课的原因就在这里。

        而要求子女一同入学,则是陆云月想要慢慢改变如翠萍一般的人的现状。至少给她们一点机会,让她们能多一种谋生的手段,在受到家庭或是婚姻的伤害时,有底气和勇气反抗,让她们能走出桎梏,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。就像这学堂的名字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总归这学堂是他们一家出钱,便是前来授课的各位先生的工钱,都是走的奶茶店的账目。没有其他人插手,便不会受人制约,一切都是陆家人说的算。

        你若不满意,大可不送孩子来未来学堂。可去这学堂学习,自己不必出钱,又能叫自家孩子多一门手艺,甚至有些男孩有那读书的天赋,教出来个秀才……这可是无本的买卖,只不过叫自家闺女一起去上学罢了,且农忙时候,学堂还会放假,好叫这些半大孩子有时间给家里人帮忙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还有什么不满的?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自打消息一传出来,各家都欢欢喜喜的赶去帮忙盖房子。虽说陆家已经付过了各位先生的工钱,但大多数人家仍是准备了些钱粮送了过去,总归是一份心意。待开始上课时,学堂外头围了一圈的家长,听着里面朗朗的读书声,有些人不禁湿了眼眶。

        甚至有不少外村的人听说此事之后,都赶了过来瞧一瞧,目光满是钦羡,倒叫许多南河村的人纷纷扬起了头,心里自豪极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村长得知此时之后,给陆父写了一封信,得了回应之后,便告知那些外村人,未来学堂会逐渐扩大规模,第三个学期开始,学堂开放报名,本村人优先录取;不曾虐待、丢弃过女婴的人家优先录取,其他与本村人要求一致。

        临近的乡亲们各都欣喜若狂,他们或许已经没有机会了,可希望,在他们的孩子身上,未来,是无限风光。

        陆云月再次收到村长递过来的信的时候,第一学期已经结束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爹爹,你瞧,村长伯伯还送了一份学生们的成绩单过来呢。”少女笑的眉眼弯弯,转过头对着坐在一旁喝茶的陆父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陆父心里也开心又自豪。他家有难时,受了乡邻的许多恩惠,而他如今有能力,又能惠及乡里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诶,这小子不是你马嫂子家的吗?居然拿了第一名,看来咱们村儿,说不定还真能出个秀才!”陆父第一眼便瞧见了个熟悉的名字,高兴的说着。

        陆云月也见过那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,笑眯眯道:“可不是嘛,马嫂子可得高兴坏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第二名是秀云?她你还记得不?这姑娘可怜的很,家里只有个奶奶相依为命,天天都得上山寻摸些吃食,尤其是秋收前,不然都得饿肚子。回了家又得照顾奶奶……唉,上回听你杨婶子说,秀云奶奶又生病了,她年岁也大了,不知道……”袁氏也凑到跟前,瞧着这名单念念叨叨,回想起这事,眉目间又有了愁容。

        陆云月倒是还记得,秀云奶奶生病那会儿她们家还在镇上,父亲还带着礼物去看了那位老人。秀云是个倔强的,收了谁家的好,总是会记在心里,找机会回报,倒叫人更是心疼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陆父本想着送些银钱过去,又怕她们不收,因此找村里的大夫打听了之后,买了许多药材和粮食一起送过去,又悄悄留了些银子给祖孙俩备用。

        后来……秋收之时,陆家在南河村的地被秀云收拾的干干净净,粮食都堆在了老家的院子里。

        陆父当初并未想到奶茶店生意会做的这么远。且当初已经种好了地,便是要租出去,也要等到秋收之后了。陆父倒也经常回去瞧瞧,可农忙之时,正巧是家里决定去县城发展的时候,加上学堂之事,各种事堆在一起,便想着等各家都忙的差不多了,再请人来帮忙收割,因此晚了一些回村里。

        却不想,等他回到家,看见的就是满院子的粮食。转了一圈才弄明白,是秀云因为感激陆父当初的帮助,放着自家的地暂时不管,先替陆家收完了粮、陆父看着被晒得肤色微黑、双手粗糙的少女叹了口气,却并未拒绝她笨拙、却拼尽全力的报恩。

        陆云月听父亲提起过此事,回想起来也是心中酸涩,灵光一闪道:“爹爹,差点忘了,我们设立一个奖学金呀!就奖励每学期末考试前几名的学生一些银两和粮食!可以请先生们在授课途中为学生们计分,分数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凭先生写得条子去昭月店里换一份奶茶、蛋糕之类的!”

        她想帮一帮秀云这样分外努力却依然活得艰难的人们。银钱和粮食能稍稍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,而奶茶和蛋糕,则是她希望这些努力成长的孩子们,也能品尝到这一份甜。

        秀云是在小年那天收到属于第二名的“奖学金”的。她怔怔的望着眼前精致的蛋糕,缓缓留下了眼泪。

        杜薇薇其实是在年岁限制之内的,但她并不觉得自己还需要上学。

        她在去镇上的时候路过学堂听了一耳朵,里头学生念得是她五岁时就会背了的三字经,自然更加瞧不上。更别说,她还藏了几百两的银子和漂亮首饰,那些能赚钱的手艺哪里比得上自己的能力?杜薇薇得意的想着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她知道这学堂对于其他人的意义有多重要。她是自私了些,却并非看不见如秀云一般的人的艰难。只不过她心里觉得可怜,却并不会伸手拉一把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虽说因为这学堂,叫她对陆家的印象稍稍有了些改观,却更是觉得陆家人虚伪至极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奶茶店赚了多少钱谁不知道?都有钱请先生办学堂,为什么不直接送些银子给那些穷人家?还要人家靠自己的成绩赚钱……还不是为了个好名声!”杜薇薇嘟嘟囔囔的扯着枝条。

        她如今身家不菲,很少会上山摘野菜了。更何况到了冬天,山上也没了什么吃食。只不过,自打她想要偷来陆家的奶茶配方自己开店失败之后,便赌气般的没再去过镇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她只在心里安慰自己,她可是要去府城、甚至京城的,在这里开了店,届时自己离开了,留下店来怎么办?

        可不去镇上便没有“收入”,最后,杜薇薇还是将主意打到了陆家茶馆的头上。


  (https://www.yqwxw.cc/html/47702/47702524/120282008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qwxw.cc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qwxw.cc